当唱针划过密纹,当声音再次响起,温润如玉、剔透玲珑。时光流转,一张老唱片带出万种风情,记录着声音的岁月黄金。2012年,由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启动的“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是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国家级重点文化项目,该项目旨在抢救与保护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对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约10余万面唱片金属模板、4万多盘胶带母版的录音,以及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老唱片数字资源数据库;另外,“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也将助力唱片出版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数字化传播方式的转型。“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将唤醒那些留存在唱片模版上的时代记忆,倾听属于中国唱片的吉光片羽。
印记一:
1944年4月1日,中华音乐工业株式会社及电器音乐事业有限公司(甲方)与周旋(乙方)签订的录音合同。
印记二:
1935年12月31日,百代公司与梅兰芳关于京剧《玉堂春》的合同。
1947年3月4日,英商电器音乐实业有限公司给梅兰芳的信函及《玉堂春》唱片1946年7月至12月版税清单,版税总额高达909,261元。
印记三:
1935年8月14日,百代公司与胡蝶签订录音合同。
印记四:
1935年5月9日,由袁牧之、顾梦鹤领衔的电通公司歌唱队演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录制完成,这是《义勇军进行曲》的第一版录音。
印记五:
民国37年(1948年)6月12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致百代公司的信函。
1950年1-12月份艺员版税清单,姓名中英文对照,从左至右分别为刘雪庵、姚莉、白光、白虹、李丽华。
印记六:
解放前粗纹唱片,1904年胜利唱片公司为著名京剧艺术家孙菊仙灌录了《举鼎观画》、《捉放曹》等十张唱片,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国产唱片。
印记七:
解放后粗纹唱片,1949年6月6日,新中国第一批唱片出厂。
印记八: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唱片厂建立,“人民唱片”正式出版,1950年,《歌颂咱们的新国家》人民唱片(50001)是1950年出版的第一张唱片。图为金属唱片模板。
印记九:
中密纹唱片,1959年出版的《黄河大合唱》由解放军歌舞团延长,时乐濛指挥,这是中国唱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张密纹唱片。
印记十:
大密纹唱片,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有精彩作品推出,包括1962年出版的交响乐《长征》、1965年出版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66年出版的芭蕾舞剧《白毛女》、1971年出版的由殷承宗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
印记十一:
薄膜唱片,1966年出版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贾世骏》是新中国出厂的第一张薄膜出版物,当时薄膜唱片因其价格低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印记十二:
立体声大密纹唱片,1980年出版的越剧《血手印》是新中国第一张立体声大密纹唱片,开创了中国立体声音乐的新时代。
印记十三:
歌唱艺术家经典版本。
印记十四:
国宝级民乐典藏精品。
印记十五:千古绝响